作者:Brave
(一)
最好的算命依靠的是知识,对于研究者而言,知识就是大数据。本地的个人知识库,是不能没有的。 躺在图书馆里的书对于研究者而言不是知识。但用扫描仪扫描成PDF,用OCR软件识别成文字,建立索引。输入关键词就能搜到,才算知识。 占有资料,占有知识,并勤奋汲取,才能做出好学问,成为优秀的研究者。
看书太慢,为快速获取重要知识,我都是把书扫描成PDF,把PDF识别为可检索文字的PDF/A版本,然后分门别类建立数据库,定向搜书。 输入关键词即可搜到所有提到这个知识点的书,这才是数字时代的研究之道。这也证明了占有资料的重要性。没有私有化的知识,很难出大师级别的成果。纸书在这个时代也OUT了。
之所以要扫描PDF,是因为研究用的专业书都很小众。若你只是为了自己而读书(做研究是为了一个学科、现代文明的发展而读书),那就更容易了。 因为很多消费型书籍都有epub版本,只需要学会建库索引就可以了。我也在基地读书会的专栏里提供了打造个人版的数字知识库的最简单方法(无需任何编程能力)。
(二)
相较于搜索引擎,AI是更好的知识复读机。信息获取难度降低后,导师的角色比讲师的角色更重要。相较于记忆具体知识点,更重要的是知道有这个知识点,借助AI进行挖掘。 比如,若你不知道有个东西叫NAS,自然很难意识到可以通过NAS来管理个人资料。但导师告诉你了,具体上手步骤都可以通过请教AI来实现。
读书很重要,与时俱进地读书更重要。不以输出和实操为目标的读书,都是浪费生命。将纸书数字化,本质是摒弃自我陶醉,突出目标导向。 从效率优先角度,还强烈推荐E-ink墨水屏显示器。电纸书效率不如墨水屏显示器。因为存取数据都有精力损耗。电脑 + 墨水屏显示器的模式,更有利于一边读一边即时输出。
目前现实中的大学教育很大的问题是实操性不足,但实操性蛮重要。 为突出实操性,我已经更了Home Lab相关知识以及若干个开源软件的介绍了。基地读书会的专栏,谈如何阅读一本书,也是从工具开始谈起。 基地是我整合个人研究流程、即时输出的工具,也是个从无序到有序、不完美到完美的成长型思维实操。
(三)
关于输出:最好的输出方式不是在本地建若干个文件夹,放一万张截图,存一堆一万年不会再打开的doc和PDF,而是自己建一个知识花园/网站,用自己的理解将所学真诚表达出来。 短期看这或许没啥用,也没啥经济价值。但坚持十年,你会发现,你的知识呈复利式增长,输入都没被浪费,你成了很多领域的专家。
无论是输入系统还是输出系统,可检索都很重要。输入系统的可检索要通过个人知识库来实现。 输出系统也必须可检索,这样才方便修改、编辑、重组完善知识。基地就是个可检索的输出平台。输入主题词,文章、信息源、利器等相关内容就都会被展示出来。也区分了内部DAO站点和公开站点,控制数据访问权限。
其实,基地的输出模型和我的随手记实践,对应的就是新媒体学者克莱·希尔(Clay Shirky)提出的认知盈余(Cognitive Surplus)概念。 没有互联网,我们也会去学习,形成看法。但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个体有机会把闲暇时间用到知识分享上,而非仅将精力消耗在线下社交和被动的娱乐活动(如划手机)。